2012年10月9日 星期二

《人物專訪》台灣子弟 讓紐西蘭奇異果破產中重生

陳郁然(記者洪素卿攝)

記者洪素卿╱專訪

「係金ㄟ」一顆金黃奇異果,讓紐西蘭奇異果產業從破產中浴火重生,讓旗下奇異果農平均年收超過四百萬台幣。多數人不知道,金果傳奇的幕後推手,其實是正港的台灣農家子弟。他,就是現任ZESPRI全球行銷暨業務總裁陳郁然。

陳郁然 不種田還是進了農產業

小時候看父親種稻、種水果,來自台南農家的陳郁然深知種田很辛苦,十五歲就決定要念書、不走務農這條路,因此偷偷離家,隻身北上新竹住進叔叔家,考進竹中。

陳郁然說:「每次有人跟我說,你每天工作十二小時、十六小時,太辛苦了,我都想要請對方試試種稻、種甘蔗,只要兩個鐘頭,當甘蔗葉割得你滿身傷,那才叫辛苦。」

在接受奇異果公司這份工作前,他在P&G寶僑公司新加坡總部,過著工作忙碌的生活,太太一句「工作不只是為了賺錢」,抱定「不走務農這條路」的陳郁然,還是進入農產相關行業,一眨眼就是十七年。

陳郁然進入奇異果產業時,負責日本市場。當時紐西蘭奇異果產業破產、由銀行接管,公司在絕望下,「把主要市場放手給外國人做」。其實,陳郁然的台灣人身分,也正是他迅速打入日本市場的原因之一。「很多日本大型水果批發商、早年都是靠賣台灣香蕉起家,對台灣有特別情誼。聽到我是台灣人、態度就不一樣」。

靠金黃奇異果扭轉頹勢

黃金奇異果產量佔該公司全球銷售量不及三分之一、卻占整體獲利的三分之二,不過,早期未受重視。陳郁然說,洋人嫌太甜,一直束之高閣。「但我想,既然市場調查顯示日本人認為奇異果太酸,這個甜得像熱帶水果的產品,應該就是答案」。

他勸服一些果農冒著三年不能收成的壓力,改種金黃奇異果。結果,金果不只收服了日本人的胃,台灣、韓國等地銷售數量更一路成長,一九九七年上市時、一年只賣十幾萬箱,去年一年銷售已破三千萬箱。

出身農家,陳郁然一向不放棄對農業政策提建言,今年,他特地邀請台灣地方農業首長到紐西蘭參訪,從品牌行銷策略、農產履歷、國際供應鏈……所有環節不藏私地攤開。

台灣主打中國市場 不是正確選擇

「台灣擁有亞洲品質最整齊的水果」,在他看來,政府主打中國市場不是正確的選擇,「人家買個一萬噸柳丁、報導篇幅之大、價值超過千萬,對方算盤怎麼打都划算」。所以,一定要把日、韓當作重要市場,從生產履歷開始,先銷日把品牌建立起來,中國消費者自然就會捧著錢買。

〈人與土地〉超級村長張美 打造有機夢田

〈人與土地〉超級村長張美 打造有機夢田
張美與行健有機村的有機田。(記者鍾麗華攝)
有機蔥。(記者鍾麗華攝)
有機紅菜。(記者鍾麗華攝)
跟雜草共生的菜園。(記者鍾麗華攝)

記者鍾麗華╱專訪

來到宜蘭三星,除了遠近馳名的「三星蔥」外,還有個逐漸打開名號的「行健有機村」,這是全國第二個有機村,幕後推手是擔任二十年的「超級村長」張美。她誓言把行健村打造成有機夢田,讓務農成為時尚風潮。

行健村 全國第二個有機村

六十四歲的張美,四十二年前嫁到宜蘭三星,一邊務農、一邊守著雜貨店,當時鄉下會讀書寫字的人不多,台中女中畢業的她,經常幫街坊鄰居寫信、讀信。從小當過班長、人緣相當好,有人建議她出來選村長,沒想到就這樣服務村里二十年,去年才卸任。

任村長20年 改善農村生活

行健村民務農為生,村民經常向張美抱怨:「辛苦耕作大半年,一甲賺不到四、五萬元。」她總想著要如何改變村民生活?有一天她站在貨架前發現,「一般米一斤二十五元,有機米竟可賣到八十四元。一樣都是米,怎麼差那麼多?」

超過三倍的價差,讓當時還擔任村長的她,興起把行健村打造成「有機村」的念頭,不僅農民有錢賺,還能讓大家吃得健康。不過,對於大半輩子噴農藥的老農們來說,「不灑農藥,稻子怎麼活?」張美辦了五場說明會,沒有農民聽得進去。

說服農民 不灑農藥種有機米

她只好先從水源頭的農民下手,挨家挨戶遊說,但有機村的計畫得罪了擔心影響利潤的農藥行,四處鼓動農民反對,讓原本承諾加入的農民,第二天又反悔。

但張美不放棄的態度,感動村裡年輕人,七十七歲老農「阿土伯」的兒子主動說服父親放棄使用農藥,第一年終於找到了十一個農民、九公頃農地不再使用農藥與化肥,也成立有機農產生產合作社。

賣有機米無通路 一度碰壁

農民滿心歡喜迎接第一年的有機收成,卻不知道要怎麼賣?張美只好向宜蘭縣政府求救,縣政府找來企業認養,解決三分之一的產量,剩下三分之二該怎麼辦?所幸有農友女兒找到「直接跟農夫買」作家團長「買買氏」,「買買氏」在網路貼文宣傳團購挺老農,張美形容:「文章貼上去,當晚合作社的電話沒停過。」

第一年問題解決,沒想到第二年又遇到通路商違約,取消一萬五千公斤的訂單,面臨倒帳壓力,差一點壓垮行健村的有機路,好在網友得知消息後,兩週內就將滯銷的稻米銷售一空。

今年掛上有機農產品認證標章

行健有機村今年邁入第三年,終於可以正式掛上「有機農產品」的認證標章。今年行健米還在預購中,會不會再「出狀況」?張美笑著打包票說:「不會啦!因為行健米很好吃。」

6成假農民 領休耕補助

6成假農民 領休耕補助

休耕政策將有重大變革。政府未來將僅允許農地一年休耕一期。圖為受災搶收後的稻田。
本報系資料照

根據統計,全台一年休耕地高達20萬公頃,政府一年花100億補助休耕。其中一年兩期連續休耕多達5萬公頃,農委會近期完成這5萬公頃農田地主身份清查,發現將近6成不是農民,非農民也領到補助,真正的農民沒受惠,不符合公平正義。農委會計畫明年起,僅允許農地休耕一期,另一期需由農委會和地方政府輔導轉作其他作物,否則不提供休耕補助。

陳保基:一味提供補助 遲早會拖垮財政

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,休耕農地不事生產,也沒創造就業機會,但政府過去為了解決各種農業問題,一味提供各種補助方案,造成各種補助如同加掛車廂,政府財政遲早被拖垮。因此他表示,寧可將這些經費用來鼓勵農民盡可能生產,創造更多就業機會,健全農業產業鏈。

農委會透過跨部會合作清查發現,5萬公頃連續休耕地的地主約有16萬人,其中有58%沒有農保,本身從事與農業完全不相干的行業。

這些地主有人原本就有其他職業,因繼承長輩留下的土地,本人不可能回去耕作,只好放任土地荒廢,領取每期每公頃4.5萬元休耕補助。還有人為了「炒地皮」買農地,等農地上漲後賣出。有地主就曾透露,領政府的休耕補助來補貼買地貸款利息還綽綽有餘。

 
 

65歲以上老農可請代耕 月補助2千元津貼

陳保基說,另外42%農民若要休耕,政府將補貼、鼓勵其轉作替代作物、雜糧作物、地方特色作物,或是具有外銷潛力作物,如飼料玉米、大豆、毛豆等。

若65歲以上老農已無力工作,可請代耕業者幫忙,也可將土地出租給新農領租金,政府補助每月2000元離農津貼,老農還可領每月7000元的老農津貼,透過出租、轉作等,農民仍可獲利。而少數低收入戶、土地貧瘠不適耕種者,農委會將細查後專案輔導處理。

明年起將推動四年計畫活化休耕地

陳保基表示,農委會規畫明年起至105年,以四年時間逐年活化休耕地,不允許農地連續休耕。新制上路後,農民擁有農地若不轉作、出租,進行各式農業利用,將無法領取政府的休耕補助,要從體質改變真正解決台灣農業問題。

陳保基強調,政府活化休耕地,應看成台灣新農業的開始,因應貿易自由化,台灣農業重新改造再上路,從根本的農業結構開始調整,才能真正活絡農村經濟。


【2012/09/29 聯合晚報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