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8月6日 星期三

讓休耕地復活吧

  • 2008-08-01 中國時報 【黃萬傳】

     報載,行政院打算自今年第二期稻作開始,將原已休耕的廿二萬公頃農地來種植稻米、飼料玉米及青稞飼料等農產品。在目前油糧價格高漲之際,此一政策看似可確保糧食安全並降低養豬成本,但未來復耕過程的配套措施與可能面對的難題,則仍是影響這項政策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。

     休耕地要復耕,首先便是農民要有復耕的意願。目前休耕地可獲得優厚的補助,若農民將其休耕地依政府計畫種植上述三項作物,是否每年淨收入(利潤)將高於補助金額?以農委會九十三年度統計發布的稻穀平均生產成本與收益(名目價格)為例,每年一、二期稻作每公頃總費用約為廿萬三千元,年產量為一萬一千餘公斤/公頃,各按當季產地價格計算,則每年淨收入僅有約為九千八百餘元/公頃。出力耕作收入反而短少,由此可見引不起農民參與復耕意願。

     再來要面臨的難題是休耕地原本就地力較差,且現在已種植樹木或草皮,於復耕之初,農民須將地上物加以剷除,而這些整地經費是由政府補助或是農民自付呢?因地力較差,致一、二年前政府為發展生質能源作物,已有部分休耕地加入生產,但產量很差,若休耕地種植上述三項作物,可能在這些土地須多投入更多的化學肥料與農藥,不但增加成本,也破壞生態。

     難題之三,國內農業生產向來成本較高,飼料的生產成本可能高於進口成本,業者(飼料廠、豬雞農)願意購買嗎?又利用休耕地後之玉米或青稞產量又可提高多少自給率呢?原本稻米在國內就可以自給自足,利用休耕地來種稻,必定提高稻米供給量,若為糧食安全考量,當然可以提高安全程度。然而稻米是不易久存(過期米),且國人稻米消費量正逐年下降,那麼多出來的供給是否將影響目前稻米市場運作,且增加倉儲壓力,這些都應有事先的規劃

     不論如何,筆者對復耕計畫提出下列建議:

     第一、需要審慎評估休耕地種植農作物的種類。因總體目的(糧食供給)與個體目的(農民利益)是不一致的,特別是農民參與復耕後可獲得的利益是什麼?畜牧業者購買國產飼料的意願又如何?因此,筆者建議宜將休耕地種植非糧食作物並作為生質原料(biomass),如非食用之高梁、玉米等,因為這類作物可以生產生質酒精,或混合動物排泄物、有機廢物來生產生質沼氣。

     第二、若政府執意種植上述三項作物,則須有足夠的誘因來誘發農民種植意願,最直接的方式是保証收購或補貼,但此舉有違WTO規範,因此農政單位應輔導非農企業與農民來實施契作。如國內生產飼料的廠商可以與玉米農、碾米廠與稻農契作。農政單位不妨借鏡目前企業與農民契作的成功例子,如卜蜂之與肉雞農、興農公司之與果菜農、早期食品加工廠之與洋菇農的契作等,研訂類似非農企業之獎勵投資參與條例,以鼓勵非農企業之參與投入。

     第三、休耕地原本地力欠佳,又已休耕多年,建議農政單位可將此等土地朝有機農業發展方向來規劃。原本有機作物之產量就較低,而有機農產品的售價就比非有機者高出許多,可以高售價來彌補其低產量(或許成本亦高些),由資料顯示,有機作物之淨餘皆比非有機者來得高些。

     第四、就有意投入休耕地的農民而言,農政單位可鼓勵其採用「小地主大佃農」的方式,如斗南農會與中埔農會之模式,透過「農地銀行」一方面讓有意願的農民,尤其青年農民易於取得農地,另方面可結合零星耕地達到經營規模,以降低生產成本(如二百公頃)。再者,輔導農民成立合作社,並結合當地運銷商、加工廠,達成產製儲銷一貫化,降低生產成本。

     在當前油糧雙漲的大環境下,在加上考量農村復甦,休耕地復耕是有其必要性。但農政單位真的準備好復耕的配套了嗎?

     (作者為中州技術學院農業經濟教授兼學術副校長)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