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 ||
| ||
行政院宣布「精緻農業健康卓越方案」,做為振興經濟的重策,其中規畫農業生技做為推動「卓越農業」的主軸。學者認為,台灣在農業生技領域極具優勢,只要政府全力傾注資源,台灣絕對可以站上全球農業生技的領導地位,創造極高產值。 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資深顧問鄒箎生指出,現在的農業不只是農產,而是一種生物產業,透過生技,讓產品的層次提升,甚至進階成為環境復育、工業發展 (如能源作物)的重要推手;農業生技更成為全球熱門的新興產業,預估四年後全球農業生技產值會高達630億美元,商機非常大;台灣的農業生技產值目前已達36億元,四年後絕對有倍增潛力。 他表示,台灣農業生技的第一個利基來自我們擁有極豐富的物種;台灣位在亞熱帶,地勢從低到高海拔,因此各類動植物種原極多,這是生技研究創新不可獲缺的。其次是台灣的傳統農業極強,農產品質、產量均優,可以在發展農業生技時,扮演重要的助力。 鄒箎生:亞熱帶農業是台灣的強項 鄒箎生更認為,相較於歐美日等先進國家,因位處溫帶,農業生技的研發多集中在寒溫帶作物,但台灣因為處於亞熱帶,早已投入熱帶型作物的農業生技,也因此研發成就在國際幾無對手,堪稱是熱帶農業生技的領導者;尤其近年全球農作面臨溫室效應之苦,極需耐熱性強的種原和農業生技,而這正是台灣的強項。當然,發展卓越農業不能只靠農業生技。鄒箎生認為,台灣農業近年已積極結合行銷、管理、資訊、科技、文創等各個領域,更擁有各領域的專業人才,未來政府只要重視這些資源和技術的整合,台灣的卓越農業絕對可以快速且大步的起飛。 【2009/05/07 聯合晚報】 |
![]() |
行政院院會上午由農委會副主委胡興華報告「精緻農業健康卓越方案」,預計投入242億元,打造一個健康、卓越、樂活的農業,民國101年時,創造1589億元產值、3.1萬個就業機會。行政院長劉兆玄指示,請農委會配合中興新村設置高等園區,積極籌設成立農業技術研究院。
六大新興產業的第五項「精緻農業健康卓越方案」,分成「健康農業」、「卓越農業」和「樂活農業」三大主軸,以開發新技術、新經營模式和新市場;胡興華說,希望藉此達到農產安全、環境安心、生活品質提升的目的,讓全民共享產業。
健康農業是推動有機農業、產銷履歷和吉園圃,希望101年耕地面積達5萬公頃,占耕地6%。屆時,建構「無毒農業島」的有機產品,面積將達5000公頃,產值30億元;吉園圃是推動農業專區、擴展群聚效益產值達126億元;產銷履歷以外銷為導向,接軌國際的安全回溯制度,讓農產品通過驗證產值達84.6億元;加工農產品的安全驗證把關,拓展安全農產品行銷通路的CAS優良農產品,通過驗證產值為550億元。
卓越農業將投入68.33億元經費,胡興華說,台灣農業科技研發成果豐碩,以農業生物技術、蘭花、石斑魚、觀賞魚、種苗及種畜禽為例,97年產值為308.5億元,預期四年後為443億元,其中生物技術、蘭花、石斑魚、觀賞魚的產值倍增。
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