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5月28日 星期四

台灣黑鮪養殖 加油!

  • 2009-05-25 中國時報 【杜宇】

     日前國外媒體有關養殖黑鮪魚異軍突起報導,讓國內擔憂黑鮪可能滅絕的環保人士與喜食黑鮪的老饕,暫時鬆口氣。由於黑鮪屬上等生魚片材料,深受老饕喜愛,其價格遠高於其他鮪類。在高經濟利潤的誘因下,全球陷入鮪魚捕撈熱潮,許多國家更透過擴增船隊、採用先進的捕撈技術與設備、引進新式導航定位儀器等,來提高捕獲量,加以海洋生態環境遭到汙染及全球性氣候變遷,導致黑鮪之產卵族群生物量(SSB)持續下滑,黑鮪魚數量急速減少,黑鮪魚資源確有枯竭危機。

     儘管國際保育團體一再呼籲應停止捕捉黑鮪魚,讓他們的資源可以再生,但是在龐大經濟利益誘因下,仍充斥著非法、不受規範的船隊,他們根本無視於漁獲配額規定、季節、體型限制,以及任何可能威脅他們捕魚的規範與法規。在需求增加但供給減少的情況下,造成價格上漲,讓鮪魚捕撈更加劇烈,惡性循環的結果,使得黑鮪魚漁業失控狀況仍在持續惡化當中。為舒緩黑鮪魚的生態危機,除了從加強漁業管理外,透過發展人工繁養殖技術,來有效替代消費者對野生黑鮪魚的需求,被認為是一項可行的方案。

     目前全球養殖黑鮪魚多採取從海中捕撈幼魚,再運到沿岸進行人工圈養方式。初期由於消費者對養殖鮪魚在肉質、肥滿度、口感等評價較野生黑鮪差,接受度較低,價格差距達數倍之多。但是近年來因天然捕撈數量減少,價格相對提高,加以受到全球經濟不景氣影響,尤其透過飼料、養殖技術改進,養殖黑鮪肉質已獲得相當大的改善,加以價錢實惠,因此越來越受消費大眾的歡迎。隨著黑鮪養殖產業快速擴張,業者對幼魚需求量大幅增加,引來保育團體對是否會影響天然黑鮪魚族群的數量與資源再補充,甚至將疾病帶給野生的鮭魚,而導致野生鮭魚族群減少的質疑。這些疑慮不是沒有可能,但是可以透過人工繁殖技術,來供應商業養殖所需的魚苗並事先做好管理規畫,讓黑鮪養殖以負責任及可持續的方式發展,來加以防範。

     國內雖然在高經濟海水魚(如石斑、海鱺等)繁養殖技術上領先群群倫,但是在黑鮪魚繁養殖技術研發上則明顯落於日本、澳州等國家之後。日本近畿大學水產研究所不僅早在二○○二年,即率先達成全球首例之黑鮪完全養殖,二○○七年,更將該所人工孵化之黑鮪稚魚賣給日本國內養殖業者。雖然現階段種苗產質及產量尚不穩定,但在研究機構與業界充分配合下,可預見不久的將來,鮪魚將可以達到商業化完全人工繁殖規模。

     反觀這些年來台灣水產試驗研究機構,雖然也投入鮪魚繁殖研發,但是力度明顯不足,也始終未能交出漂亮的成績單,讓國內業者感到失望。該水產試驗研究機構主要問題在於,自從政府在十年前規畫要將國內農業試驗研究機構,改制為行政法人,將逐步提高自籌管款比率後,即自行調整研究方向,並將人力與經費優先投注在低進入障礙,且短期內可以申請專利或技轉的項目(重量不重質),反忽略了漁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。政策方向一旦走錯,要想導正談何容易,尤其領導者缺乏國際視野,更讓台灣漁業逐漸從全球前段班後退,黑鮪、鰻魚等人工繁殖技術的不如人就是一大警訊!

     如今行政院又再度宣布要推動石斑與水產種苗產業並計畫成立一個「農業技術研究院」,希望能考慮將黑鮪研發列入重點項目,並檢討水產試驗研究機構未來走向,不要重蹈覆轍,畢竟台灣已沒有多少優勢,可以這樣被消虛耗掉。(作者為陳李農改研究團隊執行長)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