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6月9日 星期一

茉莉花夕陽產業 花壇嘆凋零

中國時報 2008.05.21  張澄輝╱花壇報導

 ▲五、六月是茉莉花開的季節,曾是茉莉花故鄉的花壇鄉,正面對耕地大幅縮減及農村勞動人口老化的隱憂。(張澄輝攝)

     「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…」,曾經膾炙人口、爭相傳唱的茉莉花,是花壇鄉的特產,花壇因此成了茉莉花的故鄉。如今卻淪為夕陽產業,主因是飲茶習慣的改變,加上種花的利潤微薄,大大降低農民的栽種意願,讓茉莉花的沒落,變成一道無解的習題。

     花壇鄉農會推廣股長顧艷秋說,民國五、六○年代,是花壇鄉茉莉花的全盛時期,另一首「六月茉莉」更是歌壇熱門的點唱曲,當年全鄉栽種面積達150公頃,產量是全國第一,但現在已銳減到只剩40公頃。

     資深推廣員謝龍濱回憶說,民國六○年代,用人工摘採的茉莉花,市場1台斤賣5、60元,工人採花的工資是1斤5元,兩者的利潤非常高,早年擁有一口茉莉花田,就足以養活全家人。

     可惜近年來,隨著國人飲茶習慣的改變,加上各類花茶飲品的多樣性,茉莉花逐漸從飲茶文化市場中敗陣下來,而淪為夕陽產業

     顧艷秋說,茉莉花只能用人工一朵一朵的摘下來,機器因無法辨別該採的部位,始終無法取代人工採花,但隨著工資越來越高,茉莉花價卻長期低迷,讓茉莉花的「錢途」更形雪上加霜。

     謝龍濱說,現在採1台斤的茉莉花,工資是60元,依經驗,平均一人一天最高可摘12台斤,工資是720塊,之後花農將收成的茉莉花賣給商販,每台斤的交易價格,大約在百來元,扣除工資跟農藥等成本,利潤非常微薄。

     風華再現 應結合休閒觀光

     加上採花季節,經常遇到燠熱的天氣,吸引不了年輕人下田去揮汗如雨,多數依舊是由農村老人默默去做,所浮現的,正是農村勞動人口老化的另一項隱憂。

     謝龍濱認為,要讓茉莉花產業起死回生,最好的解方是,盡量與休閒觀光產業結合,配合開發民宿,讓遊客或親子團,來一趟知性的茉莉花鄉之旅。

     行程中可以安排親子團,在芬芳的花間小徑摘花,洗澡時還可享受茉莉花浴。茉莉花除了拿去做香片、花茶外,還可做香精、香皂、沐浴乳等附加產品,現階段除了靠花農的努力外,政府應該還有輔導與著力的空間,來重振茉莉花故鄉的美譽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