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2月1日 星期一

逛有機農夫市集 聽農產品故事

【元氣周報】

在有機農夫市集,消費者可以聽到農產品生產的故事。(攝影/高智洋)
「中興大學辦農夫市集?會不會把學校搞的又髒又亂?」興大農夫市集幕後推手董時叡說,很多人聽到中興大學要辦有機農夫市集的第一反應,就是學校要辦「夜市」。至於為什麼叫做「農夫市集」,和菜市場有什麼不一樣,就一頭霧水了。

「希望有一天,走到全台灣任何一個縣市,都可以去逛逛農夫市集。」這是另一位農夫市集推手的心願。

農夫市集有什麼特色?董時叡舉幾個讓消費者安心的要件:

一、農民親自銷售農產品給消費大眾:由農民親自販售,解釋各種蔬果特色,以及有些農產有瑕疵的原因。

二、定期在戶外舉行,成為地區文化休閒特色:並不是如放煙火或目前各鄉鎮流行的產業文化活動(如油桐花季、黑鮪魚季、芒果季)一樣,而是固定時間、固定地點的長年活動,與在地社區居民的活動相結合。

三、產品是新鮮、自然和在地生產:區隔超級市場、大賣場那種重視包裝、冷藏運輸,由農民親自運送到市集,讓現場購買的消費者感動,而且能感受到農場、農民自然健康的風情和熱情。

四、產品多樣但少量,購物成為樂趣:農夫市集之農民較屬於小規模經營的,因此在市集中擺設出來的農產品,不像超級市場般只有少數蔬果堆積如山,而是種類繁多但是量都不多,來逛市集的消費者,常有許多意外的購買驚喜。

五、快樂的農夫:農夫市集提供一個消費者和農民直接對話的平台,兩者之間可經由長期的互動建立朋友關係,促進信任。

六、減少中間價差,增加農民的收入:一種讓農民直接賣農產品給消費者的過程,因此可減少中間價差的損失,讓農民有較合理的收入。

【2008/11/16 元氣周報】

台北有機市集》248市集 楊儒門帶農民進城
【元氣周報/記者湯雅雯/報導】
 

卸下新聞光環,「白米炸彈客」楊儒門要實踐「人地共生」的理想。(記者湯雅雯、高智洋/攝影)

「248農學市集」隱身台北市東區鬧市中,每五、六登場,四個多月來,除了讓台北市民享受有機農作外,還助一群農民順利推展作物,培養出一個個善於推銷產品的小農。幕後功臣「白米炸彈客」楊儒門,已漸卸新聞光環的他,負責教導「人地共生」,他的理念很簡單:「無毒、安全、友善。」
 
鬧區靜巷 以一元租金賣菜
 
市集位於忠孝東路四段248巷與延吉街巷弄間,故名為「248農學市集」,周圍是寸土寸金的精華地段,空出的土地原本是太平洋建設公司停車場,負責人章啟明為了幫助原住民農民,同時認同楊儒門,象徵性以一元租給該市集,促成精華地段賣菜奇景。
 
周五開賣 看不到不景氣
 
市集周五下午2時開賣,正值上班時間,來的多屬退休族或家庭主婦。高物價時代,對價格錙銖必較的婆婆媽媽,來到248市集似乎看不到不景氣。「小白菜一包、空心菜一包,不然澎湖菜瓜再帶一條…」主婦們只管「點菜」,農民們忙著打開紙袋,把一包一包的青蔬裝好。
 
共同理念 要化肥公司倒閉
 
楊儒門說,進駐的農民理念一致,「要化學肥料公司倒閉」,種植過程講自然、有機,不過消費者看不到,難免起疑,除了每一攤他都親自「考察」過,也帶頭把農民帶進市集,與買家「搏感情」,只要獲得認同,消費者樂掏錢。
 
自產自銷 解除「暴利」疑慮
 

(記者湯雅雯、高智洋/攝影)

也有例外的時候,周五傍晚,一名婦人覺得果醬太貴,打斷正在教課的楊儒門,「一瓶果醬賣三百元?你們以為台北人很會賺錢嗎?」經解釋後,婦人仍不滿意,悻悻然離開。楊儒門雙手一攤,不添化合物、不摻甘味劑,成本自然高,農民駐場自銷,現身說法,就是要化解「暴利」疑慮。
 
不只賣菜 炸彈客賣力講課
 
楊儒門說,「建立市集特色,讓消費者不只買菜,還能帶回與土地共生的概念。」他在市集裡也有攤位,賣一種環保的想法,廚餘變肥料、屋頂成菜園,都是他的講題,面對來往的民眾詢問「有機」疑問,他就能滔滔不絕「講課」,打動婆婆媽媽們對無毒農業、有機樂活的認識。
 
248農學市集
時間:每周五14:00~19:00、每周六10:00~16:00
地點:北市忠孝東路四段248巷內(第三個路口右邊停車場空地)
特別活動:
1.不定期舉辦教學講座與產地生態之旅。
2.會員募集,享有社區宅配到府服務。
網址:http://www.248market.com.tw/
 
【2008/11/16 元氣周報】

 

台北有機市集》來吃「春一支」 冰棒天然ㄟ
【元氣周報/記者湯雅雯/報導】
 

「春一支」冰棒,取台語諧音「剩下最後一枝」,是無添加物的純水果冰棒。(記者湯雅雯、高智洋/攝影)

248農學市集裡賣各式各樣的有機產品,不論是蔬菜水果、果醬、冰棒,樣樣都是有機栽培、純天然製造,講求健康樂活的民眾,不妨利用周末,來「248農學市集」走一趟,吃吃冰棒逛逛攤位。
 
種芭蕉 復育螢火蟲
 
位在市集入口旁的「螢火蟲農園」攤位,60歲的徐辛泉一早從苗栗載了滿車芭蕉北上,在攤位上販賣自產蔬菜水果,除了芭蕉,牛奶水梨、甜柿、昭和菜等也是招牌商品。他透露:「種植芭蕉其實是為了復育螢火蟲,回想小時候螢火蟲很多,還能抓到罐子中當電燈。」如今螢火蟲少了,讓他感觸很深。退休後,徐辛泉將農地規劃為螢火蟲有機農園,農園還有個當紅名字「馬拉邦」。
 
紅果醬 色素香料OUT
另外像是台灣在地口味的「在欉紅果醬」,完全不添加色素香料,選用台灣各地當令水果,全手工製作,保留完整風味,「果香是人工甘味劑難以取代的。」負責人顧瑋說,產品中香蜜芭樂果醬就以員林芭樂為材,果香味甜,一試難忘;另一攤,徐蘭香利用台東好水釀醋,是不少注重養生的樂活族首選。
 
吃冰棒 像吃冰水果
 
走到市集尾巴,「春一支」冰棒的招牌讓人會心一笑,取名台語諧音「剩下最後一枝」是有用意的,發起人李銘煌因樂愛台東鹿野高台,在當地卻看到種植水果的鄰居,因水果過熟賣不出去,辛苦耕種,中盤商給的價錢卻奇差無比,他靈機一動,何不將完熟的水果製成冰棒,沒想到「春一支嘴」,讓他毅然決然踏上製作台灣唯一無食品添加物的純水果冰棒。
他請來製茶鄰居阿貴擔任冰棒師,製作過程完全人工純天然處理,僅加入冰糖調味,吃得到果肉,吃完也沒有口渴的感覺。協助賣冰的王騰崇說,以公平交易方式,改善農民生活,也是他們的堅持,攤位上水果冰棒有四種口味,釋迦、百香果、鳳梨等,每支30元,10支250元,釋迦口味還吃得到果肉,還得剔掉黑籽,像在啃一顆冰鎮熟甜的釋迦。
 
【2008/11/16 元氣周報】

 

台中有機市集》興大農夫市集 每周產地直送
【元氣周報/記者喻文玟/報導】
 

(記者喻文玟/攝影)

買菜還要領號碼牌?沒錯,興大有機農夫市集,九月,颱風過後的那幾個周末,擁有一千六百個會員的市集 ,有好幾個攤位受歡迎的程度,幾乎到了「搶菜」的地步。
 
有機農場 30家大匯集
以農學起家的中興大學,去年9月開始,每周六上午8時,推出「有機農夫市集」,號召來自中部、東部近30家有機農場參與。
短短一年,中興大學「有機農夫市集」打響名號,闖出口碑,市集的幕後推手是興大農業暨自然資源學院 院長黃振文和興大生物產業推廣暨經營學系主任董時叡。

(記者喻文玟/攝影)

董時叡從去年初開始,帶著一批學生籌畫,全台跑透透,舉辦近10場的說明會,嚴格篩選擺攤的有機農產。
董時叡說,「有機農夫市集」規模不大,不過農友來自全台各地,最遠有來自台東的農民,每周風雨無阻,周五深夜出發,只為讓中部民眾吃到好山好水孕育出的台東特產。
 
農業直銷 減少運銷成本

台東的有機米,深受中部地區消費者喜愛。水果、葉菜等有機農產品,平日看起來價位似乎較高,若遇到颱風、大雨,價格穩定,幾乎沒有太大波動。(記者喻文玟/攝影)

擔任興大「有機農夫市集」經理的吳昆泰,本身是興大生物產業推廣暨經營學系碩士班學生。他指出,中興大學有機農夫市集最大特色是「農業直銷」,由生產者直接將產品賣給消費者,因此減少農產品運銷成本。市集常舉辦活動,比如帶領消費者到產地採芋頭,拉近產地到餐桌的距離。
 
有機價格穩 不因天災飆漲
消費者質疑「有機食品比較貴」,吳昆泰說,市場上的農產品,價格隨季節高低起伏;有機農產品,平日看起來價位似乎較高,若遇到颱風、大雨,價格穩定,幾乎沒有太大波動。
 
中興大學有機農夫市集
時間:每周六8:00~12:00
地點:中興大學蕙孫堂後方榕樹下木走道
網站:http://organic.nchu.edu.tw
 
興大農夫市集12月講座
 
●老年人飲食
講師:黃惠瑛(中醫大學營養系系主任、營養師公會理事長)
時間:12/06,9:00∼11:00
地點:興大農資院國際會議廳
●從中西結合醫學談飲食養生之道
講師:秀傳醫院腫瘤醫療中心副院長
時間:12/20,9:00∼11:00
地點:興大農資院國際會議廳
 
【2008/11/16 元氣周報】

 

台中有機市集》興大/三大要求 消費者放心買
【元氣周報/記者喻文玟/報導】
 

颱風過後,到興大農夫市集買菜,人潮多到必須領號碼牌。(吳昆泰/提供)

「如何買到值得信任的農產品?」董時叡針對購買有機食品消費者的最大困擾,對參與的農場提出三大嚴格要求。
 
必須驗證合格
 
首先需具備目前農委會認可四家有機驗證機構的其中一家驗證合格(註)。其次,在中興大學「農產品檢測及驗證中心」通過農場土壤、水質和產品測試。此外,農友也必須接受行政院農委會、衛生署和消費考察團體,不定期對農夫市集販售產品抽檢農藥殘留情況,並對外公告。
董時叡也強調,興大有機市集的特色以「生鮮」為主,僅能有少量初級加工品,不能有任何化學添加劑,消費者購物要自備購物袋,兼具環保效益。
 
免費會員制度
 
興大「有機農夫市集」的經理吳昆泰說,為了長久經營,市集也創立會員制度,消費者入會不須任何費用,可享有不定期有機農場參訪權利、停車優惠、免費寄放物品等服務。也因為打出會員制度,1個月吸引700名消費者響應。
 
如果消費者在固定單一攤位,消費每滿百元還可集1點,只要集滿100點,就可得一張期限一年的九折會員優惠卡。
舉辦有機講座
 
有機農夫市集除了銷售農產品外,開班授課有機餐飲料理、有機生活講座,結合餐飲、運動、醫療,還會不定期帶消費者到有機農場參觀,認識有機農產品的生產過程。
 
註:農委會認可的四家有機商品驗證機構,分別是:國際美育基金會(MOA)、台灣省有機農業生產協會(TOPA)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(TOAF)台灣寶島有機農業發展協會(FOA)
 
破紀錄的市集
 
興大農夫市集幕後推手董時叡,在市集成立滿一周年的感言中說,一年的經營,50多個週末,只在大年初三休市過一天,在台灣近年的農夫市集經營上應該是個記錄了。
「風雨可以讓前進受阻,但阻擋不了夢想的起飛。」九月某個周末,中市停止上班上課。在辛樂克颱風正肆虐著的興大,農夫市集的攤位擠在校園活動中心樓下迴廊,昏暗的燈光中,歌聲、交談聲混雜著外面的風雨聲,董時叡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動。
在潮濕的地面、飄進來的風雨和一片雨衣、雨傘交雜的畫面中。幾位不畏風雨騎車來的消費者,頭髮、臉上滿是雨水,車上已零散掛著各種買來的蔬果,卻仍想買更多的農產品給農民打氣。
董時叡說,經歷寒暑風雨,每個經驗都學到很多,辛樂克颱風尤其帶給賣賣雙方溫馨的感受。
 
 
【2008/11/16 元氣周報】

 

台中有機市集》合樸農學市集 都市人尋夢園
【元氣周報/記者洪敬浤/報導】
 

(記者洪敬浤/攝影;部分圖片提供/合樸農學市集)

周末清晨,一群人穿越工廠旁的田埂,陸續來到農地邊。說是農地,其實只有幾畦整過地的土壤、一排雜亂的芋頭葉、幾朵玩票性質的花。
 
電機博士 電腦包丟田埂
從科技領域退下的電機博士陳孟凱,電腦包就丟在田梗,不在乎灰塵,赤腳走在土地上;機械廠老闆童廉博,頭戴斗笠,賣力翻土挖溝渠;來自竹科的工程師林銘華,脫鞋下田,汗水濕了前襟,還不斷從額頭冒出來。
 
市集平台 拉近買賣距離
「簡樸的生活需要從農藝生產和學問反思開始,需要一群人互助支持,這個孕育中的社群命名為『合樸農學市集』。」
陳孟凱5年前反璞歸真,在中部科學園區周邊開闢「東籬農園」,推廣有機飲食,後來發現,飲食者與農民的關係,只建立在買賣行為似乎不足。
他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,成立合樸農學市集,透過市集平台,不懂行銷的農民,能把好產品賣出去,消費者採購之餘,也能與農友溝通,更認識食物來歷;如此一來,生產者得到回饋,更願意誠實種植,消費者多了信任,也更願意購買。
 
台北網友 也被市集吸引

(記者洪敬浤/攝影;部分圖片提供/合樸農學市集)

合樸不只吸引了中部的有機愛好者,一位台北網友說:「我一早就去了台中,去看一直想去卻一直不能去的合樸農學市集。一間一間的看著,有興趣的就問,看到想要的就買,說實話,這裡的東西真的又好又不貴。」
這位網友帶著一大袋地瓜葉(40元),十幾根帶葉子的有機玉米(50元),4顆台灣的有機葡萄柚(120元),7顆有機甜柿(300元),3顆有機芭樂(送的),也帶著和小農未聊完的話題,回到台北…
 
重建觀念 從種植到烹煮

(記者洪敬浤/攝影;部分圖片提供/合樸農學市集)

「合樸」取合作、簡樸之意,發音與「HOPE」類似,除了市集,合樸還推廣:
●好好務農:透過有機栽培的學習與實作,瞭解靠天吃飯的智慧與辛勞,也在辛苦勞動後,得到豐碩的果實。
●好好吃飯:規劃不同的米食主題,重新喚起對於米食的記憶,由參與者一起學習好好煮飯,好好吃飯。
●好好讀書:透過書籍閱讀,擴展對於美好生活的想像與具體藍圖,因此每月一次讀書會,一起好好讀書。
●好好生活:生活有許多面向,例如大家常使用的「清潔劑」,透過老師帶領,學習作個環保「清潔達人」。
透過市集交易、透過生產者與生活者的組合,也透過拜訪產地、人與人的聚集,合樸推動的不只是食材有機,也翻新了大腦裡的飲食觀念。
合樸農學市集
時間:每月第二個周六
地點:法鼓山寶雲別苑(原東籬農園)
地址:台中市西屯區西平南巷6-6號(福林路底)
聯絡人:許家豪0987-267-769
電話:04-2302-8598
網站:www.hopemarket.com.tw
近期課程:手工豆腐入門四班將在11/30(日)開課,有興趣的民眾請盡早報名。
 
【2008/11/16 元氣周報】

 

高雄有機市集》微風市集 南台灣的綠色周末
【元氣周報/記者王紀青、顏福江/報導】
 

(記者王紀青、顏福江/攝影)

每個月的第二個周六下午,鳳山婦幼青少年館前庭廣場,愉快的音符、新鮮的果菜香,優閒的氣氛,拉近了小農和消費者的距離。
「這個綠色市集的所有蔬果與食品,保證有機與健康。」高雄縣政府社會處長吳麗雪笑容滿面地說。
 
美食齊聚 綠色星期六
 
高雄縣「微風市集」標榜「無毒有機」的健康樂活概念,除了提供最在地的綠色蔬果,這個平台也讓生產者與消費者直接對話,感受最真實有機農作栽種的故事。
 
社會處和農友們的目標是,把高雄縣的綠色產業行銷出去,「我們期盼微風市集成為南台灣版的『建國花市』」,市集現場還有學生樂團演出,逛市集可享受輕鬆樂活採買樂。
 
每月一場的微風市集,有不同的主題,邀請縣內具有潛力的地方美食、農產加工品、綠色農產品及社區手工藝等,做為市集推動及行銷主軸。
有機無農藥的農產品包括有機玉米、高麗菜乾、芭樂、鳳梨、大頭菜、高麗菜等。
 
買賣雙贏 吃一手蔬果
 

「微風市集」,標榜無毒減農藥,直銷產地綠色蔬果,伴隨學生樂團演出,有別一般大賣場與傳統市場採買方式。(記者王紀青、顏福江/攝影)

更特別的是,微風市集提供生產者(農民)與消費者面對面的平台與對話空間,消費者在每個攤位購買的不只是農民所生產的產品,也可以直接瞭解其生產的過程,及每一項手工產品及蔬果栽種的故事。吳麗雪說,「透過對話,產品也賦予生命價值」。
 
抓對有機養生與綠色環保的訴求,市集在短短一年已打出口碑。
 
喜歡逛微風市集的張太太說,她覺得每月一次的採買太少,乾脆直接與農家接觸,一通電話隨時掌握農家生產動向,成為農家固定客戶,「各個時節的有機蔬果,全年享用得到。」
 
顧客愛問 買久變專家
 
注重飲食安全與養生的吳老師說,他每月固定和太太到微風市集採買,兩人扮演「好奇寶寶」,對於農友如何栽種有機蔬果、農特產生產過程,夫妻倆都問個清楚,「快成為半個專家了」,兩人認為增加了很多寶貴的知識,十分受用,「這是與一般大賣場及市場截然不同的消費經驗。」
市集還強調「分享與交流」,提供大專院校學生樂團表演的舞台,在徐徐微風吹拂及樂團樂曲聲中,讓消費者享受周末優閒的午後及黃昏時光。
 
微風市集
時間:每月第二個周六15:00~18:00
地點:高雄縣婦幼青少年館(鳳山市光復路二段120號)
網站:http://breezemarket.blogspot.com/
 
【2008/11/16 元氣周報】

 

高雄有機市集》認識有機價值 請您別殺價
【元氣周報/記者王紀青、顏福江/報導】

(記者王紀青、顏福江/攝影)
「微風市集」推動有機栽培觀念,逐漸獲得農民認同,目前已增至20個農家攤位;有些農民即便沒有賺錢,秉持對農特產綠色無汙染製造的堅持,已是市集固定班底。

故事1:喜樂農場主人
不怕賣不掉 怕種不好

「喜樂有機農場」主人林憲輝打趣的說,「從一開始,我就抱著就算沒有人買,自己也要吃得安心。」萬事起頭難,林憲輝最初在旗美社區大學學習小規模生產,嘗試以非農藥經營農作的病蟲害管理,「結果卻不是老師講的那麼簡單」。

林憲輝表示,他用一顆喜樂的心來栽種有機農作,雖然還沒有開始賺錢,但他卻是每次市集活動的固定農家。「每次只要聽到顧客稱讚:你的菜好好吃,所有辛苦都值得。」他常說,不擔心農產品賣不出去,只擔心沒有種出最優品質的蔬果給消費者。

故事2:經典好米主人
苦撐十多年 堅守環保

獲得2007十大經典米的陳家成夫婦,11年前就開始有機米的栽種,是高雄縣最早接觸有機米培育的農家。許多同業都放棄有機耕種,但陳家全家凝聚向心力,咬牙苦撐有機農業十年來最艱辛的歲月。

「只要把握田地整治及稻子插秧後的水壓 (灌溉水位高度),雜草就不易生長。」陳家成夫婦說:「照顧稻子,就像養育兒女,慢慢來,急不得,必須細心呵護,而不是揠苗助長」。

故事3:懷恩農場主人
無一滴農藥 也無化肥

「懷恩有機農場」主人陳金和,7年前帶進有機耕作,他拍胸脯掛保證,「農場內的所有農作,未灑一滴農藥、未施一次化學肥料。」所有農事不假他人之手,「保留一塊淨土留給下一代,健康從吃開始注重。」

故事4:杉林香蕉主人
寧可送人吃 也不降價

林慶鎣是「杉林有機農場」主人,他對品質的要求已達「固執」的地步,種香蕉起家的他,為了讓消費者了解有機價值,寧願香蕉賣不完給人試吃或是送人,也不願被人殺價出售。他的堅持,打入北部市場,還「蕉」了不少朋友,贏得「金蕉伯」稱號。

【2008/11/16 元氣周報】

沒有留言: